本文是 James 參與 「HPX Talk 39:教育場域研究案經驗發表 – 均一教育平台專案分享會」,於會後整理當日 姵儀(Pei)、Lucia、庭萱、Lily 分享內容的筆記。
筆記手:李俊辰 James Lee
均一教育平台 Pei×悠識數位 Lucia/庭萱/Lily ─ 分享在均一教育平台專案中教育場域研究的經驗
透過用途理論思考均一教育平台
在 HPX Talk 36 的活動 Pei 也在現場一起聽,會後讀書會夥伴當然該討論一下跟我們在讀書會的瞭解到的有什麼異同,剛好 Pei 也把一些在均一平台遇到的一些狀況分享給我,這段問題剛好也在這次的分享中有提到,因為過了一段時間,對問題的印象其實有點模糊了,大致如下:
★要如何和在教育現場的行銷推廣組溝通
★要如何讓行銷推廣組的夥伴能協助 UX 挖掘到真正的「用途」
★均一平台的 NPO 性質好像跟商業指標有衝突
★均一平台向認同理念的人募款,但商業指標和顧客成功指標似乎是脫鉤的
我的一些簡單回饋
★思考如果沒有均一的話,顧客旅程地圖會是怎麼樣,有均一又會是怎麼樣
★是否有機會透過 Job Story 的方式來打造用途規格,給予第一線人員一個訪談的指導守則,會有助於雙方的協作
★當初設定的願景是否有調整的可能性,透過「用途」來對齊不同部門,建立溝通的可能性
★若沒有商業指標可以思考轉換成其他相似的概念,但比較偏向增加募款的指標
★利用拆解的方式來一步一步趨近類商業指標和客戶成功指標
均一教育平台專案對均一的用途
這部分在這次活動中並沒有被提到,但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除了優化均一網站外還有什麼樣的期待嗎?均一為什麼想執行這次的專案?但似乎其實組織內部並沒有太多的思考。(這部分僅是我的推敲和猜測)
Update:後來詢問 Pei 均一組織內部對於這次專案的用途,另一塊是想雇用(hire)田野研究來定出老師的人物誌(Persona),Lucia 當天也分享這件事情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時間經費限制,導致資料量不足,也不可能訂得出 Persona,但這會是一個可行的方向。Lucia 也強調,他會說 Persona 其實是讓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因為 Persona 對研究人員是很神聖的位置,實際上比較傾向用「客戶形貌」。
★用來優化均一網站
★ 田野研究是想定出老師的 Persona
均一平台執行長呂冠緯在分享中有提到,Pei在均一擔任設計師這個角色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均一平台是一個軟體思維很強的組織,因此,解決問題的方式比較像是演化論,先推出一個MVP(最小可能產品),然後不斷的迭代、快速修正,就能夠把問題解決。
呂執行長也坦承說:「當執行長這麼長一段時間,其實過去幾年,自己是不夠重視設計這個專業,並沒有把它當作專業在思考。」甚至,另一方面也提到,在這次的專案期間才重新思考「為什麼需要一個設計師在我們組織裡面?」
無心插柳的發現 UX 的用途
雖然呂執行長沒有提到過去均一針對產品的研發是如何做決策的,但顯然在專案的過程,讓均一教育平台有不同的思考,以下是從呂執行長談話中挖掘的收穫:
- 教育現場有很多東西如果一開始你切入的角度,你的 insight 是錯的,就直接亂丟一個東西,然後在那邊演化,其實是會演化出怪物的。
- 一開始的 insight,其實非常非常重要,很多時候沒辦法透過數據看出來,而是需要田野、需要質性的資料
- 因為 Pei 主動邀請我一些訪談以後,透過與自己內心的對話,發現促進大家擁有整個設計相關的思維是有必要的
均一教育平台專案對悠識的用途
這次悠識在其他專案進行期間的空檔,動員了四位研究員、歷時四個月、經過 802 公里的路程、走訪 11 間學校、訪談 26 位教師,悠識說明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
起初是在 2016 年 Richard 發現均一的網站介面有些問題,所以義務協助均一進行網站專家評估,讓網站有個優化的方向。
2017年,透過與資策會的專案合作,透過 GA 進行網站流量、國外顧問公司發展的量化工具─樹狀分析(Tree Testing)、點擊熱圖,來進行行為面的分析,以及類田野調查的教育數位化使用者經驗研究。
◆嘗試 Social Imapct Design
◆讓研究員練習一個有深度的題目
◆對教育議題感興趣
◆跳脫框見重新思考場域相關的研究議題
HPX Talk 39:教育場域研究案經驗發表 — 均一教育平台專案分享會
均一視角:踏入田野對設計的影響
均一是一個以研發為主的 NPO 組織,Pei 則是均一內部的設計師,也是唯一的一位。
均一團隊介紹
簡單介紹均一團隊的組織分工:
- 軟體研發組:教育現場需求的產品開發和維護。
- 教育內容組:配合教育部課綱,規劃符合教育現場的內容。
- 推廣行銷組:推廣教育科技和教學法,第一線接觸教育現場的夥伴。
- 營運行政組:基金會對內外的溝通大使,負責平台形象和規劃。
夾在軟體研發與推廣行銷中間求生存的 UX
Pei 分享他自己在均一中的位置,就像是個夾在兩大部門求生存的小蝦米一般,同時被拉扯,因為不瞭解技術、也缺乏教育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how),只能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來跟兩個部門溝通,所以也很難碰到核心。
一邊要瞭解推廣行銷組從教育現場帶回來的需求,站在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向軟體研發組溝通;另一方面,更要瞭解軟體研發組的資源限制,向推廣行銷組溝通可實現的使用者需求有哪些。
Pei 在均一的感受
1. NPO vs. Business
★均一的理想和使用者需求的權衡:
均一平台的理想係能提供「差異化學習」和「個人化學習」,但使用者的真實需求與理想的差距有多少?
在教育現場老師不一定買單均一的教育產品,因為需要多花很多時間和心力維護。
2. 教育產品 vs. 互聯網產品
Pei 觀察到,在教育產品很難做到精實創業中的「小步快跑,快速驗證」,因為教育產品推出市場後,需要相對長的時間才能看出效果,教育產品需要能讓老師在教育現場是一個穩定可控制的狀態。
田野研究為均一帶來的影響
- 悠識從第三方角色提出建議,除有公信力與專業外,才能有效影響各部門消除本位問題。
- 成為內部瞭解教學現場的基礎,讓一個以研發為主體的組織,透過使用者研究的科學性方法,讓調研結果展示 UX 帶來的效益,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往更深的方向去討論。
- 意識到「現在到底在為誰設計」,甚至是「為誰設計」是很重要的議題。
- 從過去以主觀的經驗作決策,開始願意嘗試導入設計方法,協助組織將問題看得更清楚。
- 成為凝聚共識的契機,對齊團隊的方向。
- 在過程中開啟訪談內部利害關係人的契機,滲透團隊對 UX 的瞭解與扮演的角色。
- 除了量化數據外,團隊也開始重視質性研究帶來的洞察。
- UX 的影響力在組織中擴散,進入組長會議中引導大家重要的題目。
悠識如何做均一教育平台專案
這部分不打算介紹研究方法的部分,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向悠識的Lucia請教,僅簡單說明整個流程與中間遇到個一些挑戰或關鍵點:
1. 場域取樣、事前準備、適當選校
Lucia分享他們是怎麼在時間、成本皆非常有限的狀況下進行取樣的以及衡量限制。
★邊想邊挑邊修改
★基於研究假設:依老師分類、依學校分類、依地區分類…
★從研究論文的文獻參考過去教育場域研究選校方式
★衡量自己的限制:有限的時間 & 機動性
★想辦法去取捨很多條件:鎖定特定區域和條件下進行選校。
挑戰:打電話給完全不認識的學校要求訪談
2. 核心場域及周邊場域探索
真的到了實際場域,要看的不只是如何使用均一,Lucia 提供四個觀察的面向:
★老師/學生的學校生活:透過觀課、訪談
★老師對教學的態度、想法、作法
★對環境的觀察:場域周邊、核心場域、教室、辦公室等等
★老師跟老師之間的互動
場域訪談重點
- 教學:教室內進行/下課後準備
- 互動:同事互動/與行政互動
- 硬體:資源現況/軟硬體如何整合/長期如何爭取資源
挑戰:沒有時間和金錢做逐字稿
★倒資料「CP值」要夠好
★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收集資料
★第一時間記下最重要的資訊
我的幾個觀點與心得分享
- 均一教育平台─讓每一個孩子能按照適合自己的步調學習,可能不是均一的「用途」。
- 用途一直存在,只是等待著被挖掘,透過每一次的接觸,找到那最純淨而原始的啟點。
- 讓組織感受到 UX 帶來的價值,才有機會能夠擴散,靠的是不斷的堅持與溝通。
- 組織的願景不一定是正確的,透過「用途」的檢視,或許是 Pivot 的契機。
- 我認為其實 Lean Startup 的概念還是適用在教育科技產品,中間的概念驗證會比較需要透過質化的方式來驗證,直覺是可以參考 Lean Running 的作法,但很難一步到位,很可能需要經過非常多次的假設─驗證循環。
- 創新真的非常需要容忍試誤的過程,如同這次悠識投入均一教育平台專案,或許成果僅能抽出洞察那 1%,甚至可能沒有太好的結果,但並未不符合一開始預設的「用途」,更帶來均一平台組織更投入 UX 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