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HPX Life10「從《偷天換日》談文化與創意」活動內容
HPX Life10 活動速記
蔡志浩老師從《偷天換日》中Napster的發明人Shawn Fanning說起,即使Napster最終被判違法,但它的出現卻也促進之後iTunes、kkBox等等的發展。
創新是漸進式的問題解決。創造的性格有三種:挑戰傳統、不從眾、敢冒險。
挑戰傳統的人會去問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因為過去都如此;
不從眾的人不會因為身邊的人都這樣,而變得跟大家一樣;
而創新是有風險的,要能夠不害怕失敗、敢冒險才能勇於嘗試。
但我們的文化,教導的是找出標準答案,讓每個人都變得一樣。
在每個人的身上都被賦予著許多角色,而我們在不同情境和群體中會被期待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當你進出不同角色時,你變成什麼樣的人?
你的「自我」感覺從什麼時候消失,你的社會角色又從什麼時候開始?
蔡志浩老師提醒我們要獨立思考,傳統常常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就發生了。
當舊解法還行得通的時候,人們就會一直沿用下去,但這樣子當你需要尋找新解法時,往往得付出更大的代價。所以要常常問為什麼,每一次遇到就要當作是第一次來想。
電影就是很多人生的縮版~~謝謝老師關於創意及文化的分享~~受益良多!! 對每一件事都當作是第一次~ 不斷的問, 如同孩提時代…大家今天就可以開始訓練自己~~想一件事, 先有自己的想法, 再查資料 ,如:看完電影,先寫下自己的感想,再去查資料。
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時候,我也曾經去過地球村,拿出買好的雜誌,上著美語會話課。上課的內容早就忘光了,但我仍清楚記得那可能根本不到三分鐘的討論。
依著雜誌的內容,老師問到:「你覺得你了解自己嗎?」 在那圍成一圈的大人堆裡,只有一個不知道可不可以看輔導級電影的小孩,肯定的點了頭,是我。我不解地看著他們,心想:為什麼你們不了解自己呢?你們可是成熟的大人呢!後來老師只是笑笑地說:「那你很幸運。」我現在才知道,那是因為等我們越長越大,我們的世界有越來越多的環境變數在影響「我」這個個體,所以我漸漸地不知道「我」是什麼,「我」想要的東西在哪裡?
這是我前幾天寫到一半寫不下去的文章,然後我今天就參加了一個讓我有所共鳴的講座-由蔡志浩老師主講的HPX Life 10 生活講座【從《偷天換日》談文化與創意】。
創新是一種有價值的與眾不同,但是擁有讓今天比昨天更好的能力,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因為即使是想像,也是依循過往知識經驗而來;但是我們也必須了解到,創造機會的工具,同時可能也是一種限制。我們不能一昧的接受資訊,而是要了解其本質,並相信任何事物(包含自己)都有無限可能。ASK WHY AND BE EXCEPTIONAL.
但我們的生活是會有一個框架存在,所謂文化、傳統,那些大家習慣的制度規範,那些我們在不同時空下所必須要有的合宜行止。重點是,在那些戰袍套裝的穿脫之間,那個「我」在哪裡?又是怎麼樣的「我」?
我們要知道,我們其實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我們也很習慣用舊方法面對新情境。在這個變動的世界,我們也只能一直前進。也許對某些個性的人來說,不停接觸新東西是一種辛苦的追逐,但總不能等到窮途末路,才發現應該要學新把戲。而且只要你想,不光是知識可以培養,性格也是。
從Q&A中感覺每個人對老師的講題都有不同的體認(我想是因為大家的生活體驗都有所不同),我的話大概是因為最近我不停地想要剖析我自己,想要幫我內心的疑惑找一個出口,今天很開心的是,我好像有了一個剖析的方向,雖然可能又是一個漫長的追尋過程,但很開心我總是有貴人可以指引我一點方向。
謝謝我的忘年之交找我一起來聽講座,你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本段文章出處:http://wangwanju.blogspot.tw/2012/05/blog-post_31.html
》推薦課程
● 認知心理學-洞察使用者的心/蔡志浩 (6/30+7/7, 招生中)
認知心理學與經驗設計的關聯為何?設計者總是想要了解使用者與產品(或顧客與服務系統)互動過程中的體驗,而認知歷程與表徵就是體驗。在洞察體驗的過程中,認知心理學知識不僅可以導引觀察,也可以詮釋觀察到的證據。可以這麼說:認知心理學基礎知識是良好洞察力的必要條件。 》 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