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03 / 28
Home > 文章 > 活動筆記 > [心得]HPX 23:Expert User

[心得]HPX 23:Expert User

原文作者:藍鑫
出處:藍鑫 的 facebook 網誌

HPX20的時候,毓修在演講中問有誰會去打開防毒軟體的主畫面? 少數幾個舉手的人之中,只有我是為了研究防毒軟體有沒有更新。

於是,我聽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名詞:Expert User。

這是個有趣的自我介紹方式,於是我開始把這個名詞當成我的一部份, HI,忘了跟大家問好,這是HPX 23,藍鑫又回到這裡跟大家分享這次的體驗, 每一場HPX的執行方式,都可以看出來HPX的分享與經營方式越來越有趣, 這次坐紅色辦桌椅的人,有人應該很驚訝也很開心吧, 三個意外的驚喜:數位時代當期雜誌一本、免搶位報名乙次、免搶位免報名費報名乙次。 好划算啊,太酷了。

這次的HPX,因為工作的關係有好大的遺憾,前面三個分享聽說很好笑, 幸好有人把實況轉播,才讓我內心小小平復, 當我抵達會場,UIGathering正在募集參加者,預計8/1開始報名, 喘口氣以後,Bryan上台跟大家分享優識四大課程, 內容非常豐富,詳情請容後再貼。

(編按:藍鑫說的課程在這裡!)

倒數第二個講者在Bryan之後上台,但我的呼吸一直都停不下來, 實在很喘啊,一路從中壢趕火車奔跑,到了台北從火車站月台奔跑轉到捷運站, 搭上藍線再從忠孝新生站狂奔上三樓,喘個不停告訴我真的該去運動了。

宣龍上台問了大家,司馬衷有人認識嘛? 不認識沒關係,大家應該知道晉惠帝, 晉惠帝有句千古名言:何不食肉糜?

如果將這件事情放在企畫裡面,就成了這副模樣:

晉惠帝:企畫人員 老百姓:使用者 食肉糜:超失敗企畫案

使用者跟企畫人員之間,有多大的落差呢? 當我們在開展一個企畫之前,有沒有做使用者研究? 有沒有對我們的目標對象花心血去關心呢?

以下有一個很貼切的例子: 為了知道使用者要什麼,我們會像醫生一樣詢問我們的使用者, 但有的醫生,用眼睛看完你的症狀,直接判斷你的毛病需要開刀,請問你敢開這個刀嘛? 另外一種醫生,聽你說完症狀之後,很親切的跟你說你的身體你最清楚,我們安排開刀吧! 這樣的方式就跟直接去問使用者:你想要什麼是一樣的,在企畫的過程中, 必須要有專業的分析與判斷,將使用者給出來的訊息當成症狀, 對使用者的行為進行研究,了解背後到底需要的是什麼,再將需求重新設計。

進行使用者研究,有幾個有效的研究方法,最廣為人知的方法是觀察, 對使用者的行為脈絡與過程仔細觀察, 對使用者的體驗過程找出可以調整的歷程, 在其中細膩觀察每個使用者行為與物品的互動細節, 感受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什麼樂趣。

第二個方法是行為考古,從物品中推論使用者過去的使用習慣, 研究活動遺留的物品與痕跡,藉此推論前人活動內容的技術。 注意物品的改造,以及非預設的使用行為。 這邊宣龍跟大家舉花媽咖啡濾杯的例子,很有趣,之前看到這一段就在想使用者的行為, 如果都這麼不受控制,那還不如設計一個咖啡濾杯是可以看得到底的。

第三個方法是非預設使用行為,小朋友站在籃球機上投球, 很多人拿相機拍攝投影片,其實觀察現有設施裡面的不合理行為, 我們也許能找出下一個切入點,協助改變這個世界。

更多的內容,推薦大家閱讀: UNDERCOVER USER EXPERIENCE DESIGN 臥底UX探員宣言

緊接著,我認真在想HPX Week是不是不小心把熱血的感動演講, 都會放在最後一個,從Lean UX到合作學習, 連接到今天的為什麼研究使用者,一氣呵成啊, 對連續參與了三場HPX的人來說, 這些內容都是從企畫的角度下去思考,人是什麼。

我在台下聽著,心裡面對各位坐在我附近與前面的企畫人員, 發自內心的感到敬佩,對人要保持高度的熱情, 且要不被現實所打退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研究跟人有關係的事情一向都是難以一窺全貌, 就像我的工作,很多人常常說我等一下回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也因為這樣我始終沒有機會了解到,到底為什麼不想買會說我等一下回來? 這是人很有趣的地方,也是我對人一直都保持好奇的原因, 沒有辦法一窺全貌,那就一直探索吧!

Hoper在他的演講裡面探討瞭解人與瞭解使用者之間的差異, 我跟他想認識人的出發點是一樣的, 都是從遙遠的年輕時候,在自己世界裡某個不經意的角落, 發現了某個人,脫離了本位主義,對他靦腆訴說的心事, 從那一刻起,除了對自我探索有興趣,也開始想要了解其他人。

Hoper關心的是人的心情,以及人想要認識人的方式, 這能協助他在設計介面時,回到使用者身處的環境裡, 不是把人當成遙控器或是玩具,是以他為主的觀察與研究, 去觀察他在他的世界裡面是什麼樣的生活情形與事件狀況, 演講中,有一句話我一直到現在都還在思索這句話應該要怎麼詮釋:

人是萬物的尺度,那要以誰為萬物的尺度?

最後一講從心理學來談使用者研究,一切都是從人說起, 在心理學各式學說與研究方法的熏陶,Hoper在研究上的經驗與底藴豐富, 走入業界,發現心理學中沒有教給學生, 一個企業的目標、專業角色分工、投資報酬率、效率, 還有需要明確的快速上手123,這不是在學校裡面學得到的, 社會教給我們的事情,不盡相同但卻相去不遠, 為了某些價值,我們選擇跟老闆妥協, 使用者研究人員也為了使用者研究的價值做出妥協, 老闆看待使用者研究的角度,從符合市場以及自己的名聲還有賺錢。 那對我們自己呢?也許曾經會是因為工作, 但最後,會不會有更多是「探索」? 他想要的東西在哪裡?他到底想要透過網路完成什麼? 我們能不能做一點點東西改善某些人的使用情境? 只要改善了某小部份的功能,就能夠幫助一些人在網路上避免一些問題, 希望這些設計出來的內容,能夠對人更有價值,能夠幫助使用者。

會在自己心底燃燒的,是對人的價值,是能夠幫助使用者的未來跟目標, 協助改變某些生活中的一成不變,能夠給使用者更好的生活。

上面那段話也可以改寫成:

會在自己心底燃燒的,是對人的價值,是能夠幫我身邊朋友的未來跟目標, 協助改變某些生活中的一成不變,能夠幫助他們找到過更好生活的方法。

這是我的心底想法,也是我去分享我看見的這些內容, 很多朋友與前輩對現實有比我更精準、更清楚的看法, 如果今天還沒有人來做,那我先做一點, 這一點今天或許看不見什麼影響,但總會讓有興趣的人搜尋到HPX, 也許他也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走進不一樣的工作內容, 幫助他過更好的生活。

我的好友曾經告訴我,沒有限制的劇本就會拍出奇妙的爛片, 這個世界也有著巨大的運轉規則與執行規範與規律, 當我們嘗試了解規範,理解規範,依循著規範執行, 看見了可以被改變的事物,讓我們來改變它吧, 只要試著改變這個世界,每個人都可以擁有非常不一樣的呈現, 分享你與世界溝通的管道,展開你的企畫人生。

我是毓修口中的Expert User,我是熱血拼命參加HPX網聚的藍鑫, 熱衷於探索自己的那個藍鑫,那麼,你呢?

HPX,我們下次見!

》 悠識數位 企劃力系列 近期課程

專業簡報表達訓練 / 王永福 (8月13日 + 9月3日)

本課程採用美式Workshop方式設計,逐步的導入簡報技巧的重要觀念及作法,包含:簡報基礎、簡報準備、投影片製作、簡報呈現、實務影片觀摩,並加入互動參與式學習。 》 課程內容


脈絡訪查工作坊 – 從觀察分析到啟發設計構想
/ 游牧民 (8月20日+27日+28日)

脈絡訪查法(Contextual Inquiry)是指研究人員進入使用者實際生活或工作的環境,觀察使用者的活動,並進行實地的半結構式訪談,以對使用者生活或工作中的行為與動機、遭遇的問題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有深度的瞭解的一種研究方法。脈絡訪查法(Contextual Inquiry)已經被實地應用於許多網站及手機服務的設計流程之中,對於互動設計來說,這是最適切的使用者研究方法之一。 》 課程內容


認知心理學-洞察使用者的心 / 蔡志浩 (9月3日+9月17日)

認知心理學與經驗設計的關聯為何?設計者總是想要了解使用者與產品(或顧客與服務系統)互動過程中的體驗,而認知歷程與表徵就是體驗。在洞察體驗的過程中,認知心理學知識不僅可以導引觀察,也可以詮釋觀察到的證據。可以這麼說:認知心理學基礎知識是良好洞察力的必要條件。 》 課程內容


Mobile App設計與企劃實戰工作坊 /Mr. PM (9月17日)

對網站企劃熟悉的人,往往都會直接把網站的設計概念帶進Mobile app的設計當中,本課程希望透過案例的幫助,協助大家從Web的設計領域,跨入到Mobile app的領域當中,可以充分發揮iPhone和Android的平台特色,做出真正具備獨特Mobile user experience的app,並能為您的公司的商業策略加分。 》 課程內容


專業網站企劃流程工作坊 / 蕭健興 (9月24日 + 10月1日)

本課程介紹正規的網站企劃程序/工具/文件及方法。由於網站建置流程所需相關文件逐項說明,以及程序演練細節,課程中的任何一個主題,均盡量按照個案的情況討論。 》 課程內容

About B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