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筆記〕HPX Talk 29: UXHK 2018 心得分享會

本文是 Eisen 參與 「HPX Talk 29: UXHK 2018 心得分享會」,於會後整理當日 謝小雨、Nor Chen、Lucia Lin 分享內容的筆記,由 謝小雨、Nor Chen、Lucia Lin 協助確認內容。

筆記手:Eisen
攝影:曜榮

這場筆記僅節錄講者分享的一部分,中間有許多資訊並沒有在筆記中,因此在閱讀筆記時,如果發現了有些部份並沒有出現在筆記上,或許可以從文字中尋找關鍵字,上網查詢補充資訊的不足,或者是向講者詢問。

分享者-小雨:

設計一個快樂的設計團隊,而設計團隊本身就是一個設計練習,這位講師他真正的主題是「如何設計一個快樂的被設計過的團隊」。

先討論彼此的工作內容,認識彼此,想像我們一起去成立一家公司,如何去找人才?

團隊失敗的原因:

一開始是找錯,錯在誰身上,分析對可能失敗原因的想像。再從參與一個專案組織,你需要什麼樣的人,你要找什麼樣的人,你該如何檢視他,了解他,發現他才是你需要的人。整個過程是從個人出發到團體,再回到個人。

1. 招募:

傳統招募中,我們看到都是條列式的,像是 C++、Java 等,在這些條列式的工作描述中,我們或許產生疑惑,他這個人是做產品?還是做專案?

在招募人的時候,應該要從團隊的描述、從服務的描述找你需要的人是什麼?這當中會有細節描述,那個人大概是什麼樣子的人,甚至用一句話描述那個人。找人的方法仰賴現在的管道,像是朋友圈、社交、人脈、社群去散佈找人。透過這個方式去找人,這個訴求要很明確。

2. 履歷-作品集:

在招募人的時候,對方提供作品集,而我們常看到也是作品集,但是,這個真的是我們想看的嗎?而我看到的是這個人會把東西會分割,然後貼到某個地方。

在招募歷程中,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歷程。我們最常在招募的時候問說,「你遇過最困難的事情,或是發生過什麼事情,你可以說給我聽嗎?你怎麼解決它?怎麼處理人的關係?」這些其實就是解決一個問題、發想問題的歷程,一個主管更想知道這個歷程,這個細節,而對應徵者來說,就是「我怎麼達到這個歷程,我怎麼展示這個歷程」。如果你能讓別人看到你的歷程,這會讓別人先了解你。

3. 團隊:

當你看到一個組織時,你看到的組織是常見,而看到真正的組織是人與人的關係,是背後的隱藏關係圖,在看團隊的時候,要看背後細微的關係。

Holacracy vs Hierarchy 這兩種組織模式各有各的好,彼此都延伸出不同的組織管理,而組織管理與組織文化有很大的差異,自己待的團隊屬於哪種文化?自己的公司是屬於哪種組織?在檢視後,會有更多發現。

Tuckman 在 1977 年歸納了五階段團體發展模式:
形成階段(Forming)
風暴階段(Storming)
規範階段(Norman)
表現階段(Performing)
散會階段(Adjourning)(Tuckman & Jensen, 1977)

形成階段,你們彼此都還不熟,沒有共識,領導者要了解彼此的角色,提出問題界定角色

風暴階段,大家開始有想法,會開始吵架,這是好事,因為大家開始為了一個共同目標提出不同的想法

規範階段,權責區分,我們是不是該把權責分一分、目標是不是一致,不要你想的跟我想的不一樣,這不是一個好的團隊

表現階段,當一個團隊運行非常好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要做什麼,這個時候就可以吸引更多人進來,這是一個好的團隊發展

散會階段:一個團隊是一個生命週期,最重要的是共識,但是共識最難達成,比較容易的是協議;如果這個團隊所有的人,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看到同一件事情。

每個團隊都必須反省,每個團隊講的都是人,UX 講的也是人,在「設計」團隊的時候,要在乎的是人與目標。

  • 我們可以達成什麼?
  • 我們可以怎麼做?
  • 誰會負責什麼?
  •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不只是領導在看,是每個團隊成員都必須看,這才能知道我的團隊可不可以繼續走下去。

分享者-Nor:

1. 民族誌的概觀

每次在談很學術性的內容,可以從它的字根開始探討,因此,民族誌這個單字前面是關於人的問題、群眾的問題,後面是我把這些問題描述出來,民族誌就是我把一個人群的事情描述出來。

民族誌歸類在人類學,人類學前面是談人,後面是研究,人類學是人類的研究。民族誌是研究人類日常與文化內涵的工具。

在殖民時期,對未開化的地區,很難了解他們的文化差異,在文明地區我們可能有很多計量方式,在一些未開化的地區很難做到,因此他們用了質化方式研究,到現場去觀察。

民族誌之父:布羅尼斯拉夫·卡斯珀·馬凌諾斯基(波蘭語: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一開始做研究是在一個島國研究,他嘗試從土著的角度解釋世界與這個世界的價值觀,這是他最主要做的事情。

庫拉環研究:
這個研究講的是禮物交換的過程,在婚宴時,我們跟親戚朋友之間會包紅包,這次我小孩結婚你包多少,下次你小孩結婚我回包多少。

庫拉環類似這種概念,可是他們交換的東西是兩種物件,一個是項圈,另外一個是臂章。他們透過交換這些東西,累積自己的社會地位與聲望,一般不實用的東西在文明社會裡像是黃金或鑽石,會覺得它很有價值是因為它的稀有性。

在庫拉環的研究中,所有物品不是因為它稀有,而是強調這個物品是如何艱辛地得到,所以拿到的人會覺得這個東西是非常非常厲害的,或是他從另外一個非常有社會聲望的人手中拿到的。透過這樣的方式,他們建立起他們的社會制度,所以他們的價值觀與我們是完全不同的。

傳統民族誌的三個歷程

觀察:

這個觀察不是指觀察到什麼,而是在詢問研究者本身,這些人在做什麼?他們怎麼做?他們之間的差異是什麼?這些都是參與式觀察,你必須待得夠久才會發現,所以重點是得知這些非廣泛的資訊,必須待得夠久,才有可能發現到別人沒發現到的事情。

訪談:

實際上我們不知道這個人實際上在想什麼,再來才是訪談,訪談的方式大多類似是 5W1H,比較不同的是,問得會比較深入,因為想知道我們透過觀察看不到的事情再挖出來。在訪談的過程,會著重在思考與感受的這件事情,他需要花很多時間找到矛盾,有些言行不一的矛盾,才能發現一些內心的轉折。

描述:

最後才進入描述。他們把他所有觀察內容可能用各種方式把它表達出來。可能用飾品、圖像呈現,重點是一定要用描述的方式呈現。其實他是想把在場中所有的複雜性找出來,後續會有些調查方式,把它變成調查結果,把這些結果變成一個敘述性的故事。

民族誌想談的是日常的生活重心是什麼?影響他的因素?以及我們跟物體之間如何做互動?另外一點,也希望知道日常生活中他們的希望是什麼?盼望是什麼?他在害怕什麼?

這跟文化別有非常大的相關性,把生活中的一些脈絡,有些不是視覺化的內容,他必須把它挖出來,描述給沒有在這個場域的人知道,所以大部份的民族誌是以文本或是以紀錄片的方式呈現,讓沒有在場的人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事,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2. 民族誌如何協助設計

設計是關於在長時間底下,讓某個事物很優雅地進入到設計的生態裡面。在民族誌裡的研究,民族誌之父他一開始是用英文去互動,然後他發覺無法做到任何更深入的對談,後來他花了幾年的時間去學當地的語言。語言與學習文化有絕對的相關性,因此從語言的角度切入文化是非常正確的一個方向。

在民族誌裡的研究,如果我們想知道一件事情,在民族誌裡面的研究,我們先大量去發現,再去把最初的樣貌找出來,接著我們透過研究建立跟這個場域的感覺,對這東西的直覺是什麼?是不是符合這些文化中的直覺,最後把所有的物品的使用脈絡跟狀態找出來時,我們就是透過這個方式來了解世界,這是民族誌在做研究時的角度。

可是在設計研究中的研究,這稍微有點不同,方向與切入點有點反過來。

在設計研究中,我們如何了解一件事情,他可能就不是先研究在建立感覺,而是他先對這整個設計先有自己的感覺了,拿著這個本體去做研究,去刺探別人對於這個事件的感受是什麼,後續的一些研究方法,應該很多人用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叫做文化探針

用這個探針去了解各個文化別對於我們這個設計物,這些人他們的想法是什麼,或者是他直接做一個雛型,去了解使用者對於這個狀態有什麼樣的感受。所以在整個設計研究中的研究,是有一個實際的物品去看對方的感受,所以在談與一般的民族誌研究,在方向上有些不同。

這位講師提醒我們,民族誌是讓我們由設計物提問,而不是讓我們拿設計提供解法,所以,在我們開始設計之前,我們要拿我們的設計物品去做一些刺探,而設計的本身不是完全提供解法而已,它有多元運用。

分享者-Lucia:

Design for social impact:Question everything

如果你是從事 UI/UX 相關領域工作,要進入社會設計領域,可能會遇到哪些瓶頸?可能要做哪些調整?這不是要教大家什麼是很專業的社會設計。

1. 什麼是 social impact

一般來說,我們在講社會問題、社會議題,某種程度上這種隱性的思維與本質,讓人不由自主的就會去想到「可能是一些很難的問題,可能是弱勢的問題,可能不是在組織裡面,非結構式的問題」,譬如像大學,你可以有課去修,你不在這個組織,不在這個結構中,你好像就在軌道之外。

social impact 的定義上,對社會結構中,個人、家庭、社會、社區具有影響力的這些活動,如果按照這個定義,每個人都是社會人,我可能面臨的問題、可能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比較小。

在你的國家、社會有沒有什麼是社會的領頭羊或組織?

當時,我提到的是 The Big Issue 大誌,一本雜誌 100 元,出版社拿 50 元、街友拿 50 元。這些東西可能會改變一些事情,可能會幫助到一些人,但是,接下來他們會面臨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都總是成功嗎?」

不管是 NGO、或是企業贊助的,可能一開始有些很大的宣傳,後來慢慢我們不見得能看得到它的影響力。

在尚比亞的一個案例,他們設計一個轉盤式的水車,設計的當初是讓小朋友歡樂,又可以達到民生上用水的需求,是一個很好的設計,讓大家都非常地興奮。他們在美國募了一筆錢,到非洲各個地方設置,讓大人可以不用再辛苦地提水,又可以讓小孩玩樂,可是後來這個是失敗的計畫。因為他們隔了一段時間回去看,發現廢棄了,很多村莊根本沒有要求這個東西,但是他們就莫名得到了一個,可能會把原來的水車淘汰掉,甚至有些大人付錢讓小孩去轉轉盤,變成童工。這邊就有提到一件事情,很多令人興奮的點子,影響力大的,或是有拿到贊助款的,很迅速擴張開來的東西,常常會很容易失敗。

我們拼命去反思,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為什麼表面上看起來不錯的,會有什麼樣的狀況?

我們要有點克制自己「看到別人的問題就想要去解決」的衝動,因為社會議題通常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複雜,你可能過度誤判或簡化別人的問題。你的年紀不夠,或是你沒有在那個文化裡面,你可能不曉得那個脈絡是什麼。

我們可能會常識避開某些問題,這可能是跟背景有關。有的時候社會問題的範疇太大太廣,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盲點的時候,很可能當你掉進去,可能就沒辦法做比較好的處理,就像前面所說的水車例子。

2. 以使用者為中心到社會設計

最常講的就是 human centred design,它到底夠不夠呢?如果在做社會設計時,我們只用這樣的方式去看個人需求,通常是沒有辦法滿足整個大環境。Design Thinking 中一些常見的模型,以社會設計的角度來看,要解決社會的問題是不夠的。

設計要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這句話是常講的,但是延伸出來的是「你解決的問題有沒有帶來新的問題?你去做改變,後面發生了什麼事情?有再回去看嗎?你創造的價值,是不是別人的阻礙?」當我們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背後有些東西沒有注意到它就產生了,這可以提供大家去想。

過去我們常看到 human centered design 是一個在結構式的基礎下,我們去看問題,我們去解決問題,通常我們是在商業上解決這個問題,比較簡單。

社會難題我們要用什麼角度去看它呢?

像報稅這件事情就是很複雜的社會難題,你的問題不會是只有一個問題,它會有多重面向。

這些社會問題通常都不會是很簡單的社會問題,它可能有很多阻礙,失敗的經驗很多,它可能有很多老舊的遺毒,可能是與法律、政策有關,跟政治可能也有關係。這些問題不會因為擺著,然後隨著時間而解決,還有裡面的利害關係人,他可能是不想做改變,或者是有些你本身去接觸他就有些危險。身處其中的人看不到全貌,對於自己的盲點是看不到的。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