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筆記] HPX59 – 使用者研究

文/維多陳

HPX59 活動背景

悠識團隊很重視使用者研究,希望藉由 HPX59 這次活動,把使用者研究這項工作光明正大拿出來討論,不再隱身躲在 PM、工程師的後面,充滿神秘感。 這次活動的四位講者都是悠識數位的研究員,分享各自的使用者研究經驗跟觀點,主持人 Richard 卻說,他事前完全沒看過四位演講者的簡報,也不知道等下他們要分享甚麼!

HP59
(photo by Jui-Chieh Lu)

當天現場聽眾超過 100 位,有不少是新面孔,其中還有一位國中生!一半以上的人工作內容跟使用者研究相關;至少有 1/3 的人有執行使用者測試的經驗。主持人 Richard 形容研究員(Researcher)是一個寂寞的、高風險、高危險的職業,絕不能閉關研究人的行為動機,一定要跟外界多交流。因此悠識正在評估成立一個非正式的交流組織,暫時定名為「使用者研究交流聯盟」,對於未來交流學習使用者研究有很高的興趣的朋友,可填寫線上表單  http://goo.gl/f8MvfV 申請加入。

Eric:做研究要質量並用

首先上台的是 Eric,他從大學到研究所都唸心理學,現在當使用者研究員,自認不算跨界。他引用 Donald Norman 談論「情感設計」的話,解釋為什麼要做使用者研究?因為大多數工程師和設計師,對其他人如何生活及從事的活動知道太少。而且人的行為大多是潛意識下發生的,愈熟悉的事情愈自動化,人的態度和行為也常常不一致,要透過觀察或訪談,察覺並了解其動機或原因。

Eric
(photo by Jui-Chieh Lu)

Eric 舉了四個常用的使用者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使用者行為,詮釋其行為意義與動機,又分「直接」與「間接」兩種。
2.脈絡探索 :回到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場域觀察,重視的是他的實際行為與發生的場域。
3. Affinity Diagrm:用小卡或便利貼做成歸納整理,有 bottom-up 與 top-down 兩種歸納法。
4.易用性測試 :這是指測試系統,不是測試使用者!目的是為找出產品設計的問題,例如任務完成時間?錯誤率?網站及格嗎?

Eric 說,大部分的使用者研究是質化的,因為成本低、獲得資訊量大、外在效度高(可進到受訪者的日常生活場域研究)、可直接觀察受訪者的反應並尋求靈感變成你的創意。他認為量化與質化研究各有優缺點,應該質量並用!例如先以質化研究探索需求,再以量化研究驗證設計;或先以量化找研究找大方向,再以質化深入探討。

仕錩:Researcher 是介面服務的醫生

第二位上台的張仕錩,雖謙虛稱自己是研究員中的 junior,但從他的經驗分享中,可以感受到他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勢!他開宗明義說,今天要分享給對研究有興趣、了解不多、沒參與過研究、想來取暖的研究員們,聊聊在做使用者研究時常見的誤解、有利發揮成效的建議、以及研究如何幫助團隊。

Eliot
(photo by Jui-Chieh Lu)

仕錩在學研究的是介面互動模式,在業界研究則以使用者測試為主,現在的工作職稱是「互動設計師」,主要做前端的使用者研究,但客戶還是不瞭解他到底在做什麼?他笑稱自己的工作內容就像是介面服務的醫生、法醫、偵探、帶團的導遊…等。

仕錩認為,企業內部團隊 UX 的成熟度不一,適合導入的研究類型也不同。有的公司內部無專職 UX 人員,做使用者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獲知使用者在操作產品時關心的重點,當內部存在意見分歧時有較中性資料可供判斷。有的企業內部有 UX 流程和設計中心,也有少數研究員,做研究的目的是為凝聚團隊共識。還有的企業內部有 UX 人員,找外部的研究員幫忙做脈絡訪查,這時他的角色就像帶團的導遊,了解 User Journey、協助團隊成員想像真實的使用情境,彙整共通行為與特徵,解析消費者行為背後可能的洞察與機會。

仕錩整理出使用者研究可能帶來的效益,包括:凝聚產品團隊的共識,獲知使用在操作產品時的重點,協助團隊成員想像真實的使用情境,當存在內部意見分歧時有較中性的資料進行判斷,解析使用行為背後可能的洞察與機會。

馨如:做訪談就像在哈啦!

第三位上台的是王馨如,她像鄰家女孩一樣坐在桌上與大家侃侃而談,如何打開話匣子開始和陌生受訪者哈啦的「小撇步」。

shinru
(photo by Jui-Chieh Lu)

馨如認為,找受訪對象就像相親,除了開條件,行為頻率才是最重要的!找到的可能對象,最好先電話聊過確定他對訪談的態度,最後才約出來碰面。「研究」這二字會讓使用者研究變得很有距離感,不妨先把研究擺一旁,使用者測試很像聊天,聊天就會有你想了解的「對象」以及「話題」(怎麼完成那件事 ),例如:你覺得、那你會、為什麼、 怎麼了…等,其實不必擔心詞窮。

有人會說,如果我天性害羞、怕生又容易緊張,要怎麼跟人混熟?馨如提到了「社會交換理論」, 透過自我揭露來拉近距離,例如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讓你表現得容易親近,訪談中經常重複他說的話,對他展露好奇眼神和開放態度,讓他覺得自己被認同,請他邊做邊說 (think aloud) 盡情分享。

因此訪談中沒有所謂正確答案,如果做不到,就換下一個任務吧!聽不懂的時候可以適時的裝傻,請他用更清楚的方式再表達一次;特別是在很重要的 point,更要聽清楚 user 的動機。 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做使用者訪談的風氣並不盛行。但馨如認為,團隊中總要有人願意當衝鋒陷陣「開第一槍」,在說服老闆投入資源前,不妨自己就先去做,不管對錯、先做再說,有做一定有加分!

Hoper:需求包含方法、目的、動機三層次

最後一位壓軸登場的是 Hoper,在他放映投影片前,手機中傳來「尋人啟事」這首歌的旋律,他說不曉得什麼原因,在上台前他特別想聽、還一定要聽到這首歌。為什麼呢?

hoper
(photo by Jui-Chieh Lu)

其實這是 Hoper 的開場白,他要向大家解釋「需求的三個層次」。為什麼要做使用者研究?因為可以知道使用者需求,才能做出對的產品、賣得出去。而需求的三個層次是什麼?以 Hoper 聽「尋人啟事」這首歌的例子來解釋,就是「方法」(用手機聽)、「目的」(我要聽那首歌)、「動機」(為什麼要聽)。而方法會變、目的會變;動機有可能是心中的某個痛點,通常不會變。Hoper 說做研究時,三個層次都需要回答,才能算是完整的使用者研究!

提問一、在研究進行過程中,臨時改變內容的案例?

在 Q&A 時間,現場有人問到是否有在研究尚未完成時,必須臨時改變內容的案例?馨如認為研究目的不會改變,但會調整方式,例如多加素材輔助受測者,降低他在表達上的困難。Hoper 認為當從 User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找不到你要的,就應該改變一下實驗設計。Richard 則認為這跟團隊有關,通常完成兩個 sample 之後發現無法驗證原先的假設時,就應該變換實驗方法,但也會有堅持不改的團隊。

提問二、行銷和 UX 人員之間怎麼合作?

Hoper 建議,UX 最好從早期就跟行銷人員一起工作,Marketing 通常是最早知道產品概念的人,他們最重視 Consumer Insight,會跟產品 PM 討論消費者的需要,跟 UX 比起來其實是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發揮一樣的價值。

提問三、如何透過訪談挖掘 User 心中真正的動機?

馨如建議,有時候不要太堅持與太鑽牛角尖,運用 5個 W  中間的轉折,透過不斷討論與反覆推敲,找相關知識佐證,連結你的觀察。Hoper 則建議,當 User 講不出來時也不用逼他,不妨請他改用情境來描述 opportunity,觀察他遭遇的挫折,找出他的痛點。

總結

今天的 HP59,四位研究員分享各自的使用者研究經驗跟觀點,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幫助團隊、研究時常見的誤解、如何開始訪談、如何挖掘使用者的需求,涵蓋了使用者研究當中的不同面向。相信他們的經驗能夠幫助大家,未來不論在產品設計或產品開發,發揮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精神,替產品與服務找到價值,並追求更好的使用經驗。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