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嘉伶
見招拆招的醫療科技產品設計-Health2Sync
Ken從小在美國長大,父親是醫生,所以人生規劃在早期也是帶有父親的軌跡,然而Ken也慢慢發現自己在資訊工程上,其實也很有興趣,因此投入電腦產業。大學畢業後,在系統商擔任工程師兩年之後,Ken花了七到十年的時間,在產業間轉換,摸索著人生道路,慢慢的,Ken再度回到網路與軟體的道路,朝興趣摸索,兩年半前,Ken透過了現在的投資,認識了目前的合夥人,決定創業,糖尿病在Ken與合夥人的家族裡都有發生過,也因此兩人決定朝糖尿病的議題去發展,智抗糖 成立於2013年六月,第一款產品於2014年九月正式上線,公司目前約20人,有三位創辦人,CEO負責募資,Ken負責設計研發產品,第三位創辦人Erin則是負責業務開發。
糖尿病是血糖相關的病灶,糖尿病是無法痊癒的,血糖過高會導致各式各樣的併發症,第二型糖尿病是有遺傳性的,糖尿病有一半以上的患病者在亞洲,以台灣來說,有220萬人患病,將近全台人口的百分之十,管理與測試血糖是病患最主要控制病情的方式,糖尿病衛教師在糖尿病患照護裡是最辛苦的。
傳統的測試血糖方式,糖尿病患平均一個月至三個月會與醫生或是衛教師見面一次,觀測血糖數據,智抗糖的設計在於讓病患容易自我管理,包括血糖數據,以及飲食運動與用藥紀錄,自動化照護,幫助病患把血糖管理的更好,其中夥伴的功能,讓家人也能一起觀測與關心患病家人的病況。智抗糖不只是軟體,還有硬體的傳輸線,能夠下載數據,羅氏,嬌生,亞培的血糖機都支援。如果醫護人員發現病患的數據趨勢不佳,也可以直接在APP上與病患互動。Ken也分享創業的兩年半來,所遇到的挑戰,不一定是使用者端,很多時候是商業端的問題。
在思考產品規劃時, Ken所想的是針對血糖控制不好的用戶,要如何幫助他們,並且新創公司的腳步,更注重在花少少的時間,解決很大的問題, 因此做改善與新功能時,要考慮是要增加用戶,還是增加營收,還是增加更多合作夥伴,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使用者的需求,Ken也提到加入新創公司的員工其實是比較熱血的,希望影響未來公司的方向,所以 Ken身為產品經理,也相當重視同仁的意見,除了從數據分析做產品優化, Ken也邀請用戶做一對一訪談,了解病患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習慣,在APP上定期發一些問卷,詢問用戶意見。
針對市場上的趨勢,除了要觀察競爭對手,有什麼新的突破,新的改變,其他產業的產品,若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都是產品經理所要注意的。Ken提到設計智抗糖的挑戰 ,在於用戶的年齡層很廣 ,用戶平均的年紀是五十歲 ,因此一些APP的常見的UI元素不見得是年紀較長的用戶能夠上手的,沒有標籤的 icon,用戶的理解也比較低,所以介面上盡量都使用標籤。文案上也更尊重用戶,小心用字遣詞與提醒的方式,都是中高齡用戶給予的回饋。
2015年三月時,公司開始思考傳輸線的運用頻率,當時的使用者平均一個禮拜上傳一次,為了讓用戶更即時的記錄血糖,開始鼓勵使用者使用手動輸入數據,每次測量完就輸入。今年5月,也新增了紀錄血壓與體重的功能,讓病患更全方位的檢測身體的狀況。漸漸的使用者慢慢增加,使用者體驗也進步蠻多,展望2018年希望智抗糖有更優化的介面與功能。
談到為什麼創業,Ken說因為成長在美國矽谷,創業氛圍濃厚,本身也對創業就有好奇心,在社會上工作一陣子之後,也開始思考對社會的貢獻,希望做一些更有意義事情,幫助別人,最後,Ken在大公司裡,許多事情都已經上軌道,資源也多,可預測性比較高,公司變化不大,而創業不但要迎接各種挑戰,變化快速,接觸的業務面更廣,有機會去影響別人,不管是主管還是同事,跟公司一起成長,若公司成功,規模越來越大,也能更早有機會帶領團隊,成為領導人。
Ken也舉例NBA球員Jonathan Bender為了治療強化自己膝傷,轉而創業研發膝蓋護具的一段創業故事,鼓勵在座聽眾創業成功,學歷與經歷不是重點,能夠熱情的對一件事情執著堅持,覺得自己是在解決一件很重要的問題,才真正是創業的基石。